1 |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
陳瓊霞 |
77 |
2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3 |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
陳佩筠 |
70 |
4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5 |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
林香薇 |
68 |
6 |
音樂表現的意義和情感 — 從「分析美學」的視角所做的解析 |
劉悅笛 |
65 |
7 |
聲音、音樂及其應用思考 |
蕭振邦 |
65 |
8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9 |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
洪凌 |
62 |
10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11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12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13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14 |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
黃雅嫺 |
56 |
15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16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17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18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9 |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
伊藤桃子 |
35 |
20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21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22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23 |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
賴軍維 |
33 |
24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25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26 |
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 |
蕭裕民 |
30 |
27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28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29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30 |
打造馬來亞:論馬來亞製片組的冷戰影像 |
許維賢 |
19 |
31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32 |
Integrating Theories of Sound Change into Language Variation |
易思博 |
4 |
33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