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化與世界主義──新冠疫情下對康德世界主義的反思 |
姜文斌 |
75 |
2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3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4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5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6 |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
沈冬 |
70 |
7 |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
陳佩筠 |
70 |
8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9 |
意外的插曲與危機:周恩來對伍豪事件因應的研究 |
林威杰 |
70 |
10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11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12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13 |
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歷程論生命自主權之限制 |
陳俊志 |
67 |
14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15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16 |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
文明基 |
63 |
17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18 |
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1946-1957) |
張曉威 |
63 |
19 |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
汪文聖 |
62 |
20 |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
王顥中 |
62 |
21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22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23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24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25 |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
廖慧貞 |
60 |
26 |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
蔡永凱 |
60 |
27 |
德語歌劇歷史的空白與先機——馮‧索登與E.T.A.霍夫曼《長生藥酒》之早期浪漫的探討 |
沈雕龍 |
60 |
28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29 |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
羅鈴沛 |
59 |
30 |
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 |
陳佳銘 |
58 |
31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32 |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
朱湘鈺 |
55 |
33 |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
孫致文 |
53 |
34 |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
郭萬青 |
52 |
35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36 |
臨床試驗所蘊含的醫病關係新視野-癌症專科醫師的口述訪談剪影 |
蔡篤堅、梁妃儀、陳妤嘉 |
50 |
37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38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39 |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
劉德明 |
47 |
40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41 |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
鄒文律 |
47 |
42 |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
張伯偉 |
46 |
43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44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45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46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47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48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49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50 |
宋元明歷史與清代變局──順延抑或躍變? |
袁劍 |
38 |
51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52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53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54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55 |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
盧莉茹 |
36 |
56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57 |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
丁亞傑 |
35 |
58 |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
邱函妮 |
34 |
59 |
2046 de Wong Kar-wai:Topologie d'un secret ou piege psychanalytique? |
Erik Bordeleau |
34 |
60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61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62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63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64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65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66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67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68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69 |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
涂藍云 |
32 |
70 |
余英時與新儒家 |
李顯裕 |
31 |
71 |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
陳政揚 |
31 |
72 |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
蔡佩桂 |
31 |
73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74 |
策展、圖錄編寫與中國繪畫史研究、教學 |
何嘉誼 |
31 |
75 |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
楊尹瑄 |
31 |
76 |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
張琳 |
31 |
77 |
Damousi, Joy. Freud in the Antipodes: A Cultural History of Psychoanalysis in Australia |
Jean-Francois Vernay |
31 |
78 |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
黃立芸 |
30 |
79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80 |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
楊晋龍 |
30 |
81 |
臧懋循之戲曲當行論——以其批改《玉茗堂四夢》為例 |
陳富容 |
30 |
82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83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84 |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
張文朝 |
29 |
85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86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87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88 |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
賀廣如 |
28 |
89 |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
吳學明 |
28 |
90 |
冷戰玉女:張美瑤明星形象的生成軌跡 |
王萬睿 |
28 |
91 |
1880年代英文旅行手冊中的京都古寺:佛教美術史書出現之前的古寺遊賞 |
巫佩蓉 |
27 |
92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93 |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
26 |
94 |
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 |
張政偉 |
26 |
95 |
由「辭讓之心」到「聖王之偽」──析論《荀子》對「禮」概念的變更 |
丘慧兒 |
26 |
96 |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
呂欣 |
25 |
97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98 |
庚辰本《石頭記》七十一至八十回之版本研究 |
劉廣定 |
25 |
99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100 |
狄培理與經典教育 |
鍾彩鈞 |
23 |
101 |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
楊自平 |
23 |
102 |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
沈曉茵 |
23 |
103 |
微話語、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 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 |
陳蕉 |
22 |
104 |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
李威寰 |
22 |
105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106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107 |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
錢爽 |
21 |
108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109 |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
林聖智 |
18 |
110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111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112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113 |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
黃立芸 |
16 |
114 |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 |
黃俊傑、蔡明田 |
16 |
115 |
森萬里子與日本「可愛」文化的全球化:一九九零年代的藝術與流行文化 |
李秀眞 |
16 |
116 |
對中國美術史研究中再現論述模式的省思 |
石守謙 |
15 |
117 |
女性主義觀點的美術史研究 |
曾曬淑 |
15 |
118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119 |
Revisions of History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
陳東榮 |
13 |
120 |
《史》、《漢》平議 |
蔡信發 |
12 |
121 |
世說、晉書韓壽偷香與鶯鶯傳、西廂記的傳承關係 |
詹秀惠 |
11 |
122 |
論馮友蘭、張岱年、勞思光三家的哲學史觀 |
蕭振聲 |
11 |
123 |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
王君琦 |
11 |
124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125 |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
巫佩蓉 |
10 |
126 |
探幽縮圖中所見的中國繪畫──以日本私人藏手卷為例 |
黃立芸 |
9 |
127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128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129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130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131 |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
|
6 |
132 |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
宮筱筠 |
6 |
133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134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135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136 |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
許綺玲 |
4 |
137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138 |
書評:《英國藝術史1600-1870》 |
謝佳娟 |
4 |
139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140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141 |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
張婉真 |
2 |
142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
143 |
評馬克尼爾所著《疾病與人類》 |
魏嘉弘 |
1 |
144 |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
Hubert Locher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