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建置「禮樂」的完型 (Gestalt) 結構 — 禮樂文明的源流、原理與實踐 |
曾暐傑 |
65 |
2 |
關於 Shirin Abedinirad 招喚 (Evocation) 系列作品的自然反思 |
蘇子媖 |
64 |
3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4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5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6 |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
莊宜文 |
54 |
7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8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9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10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1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12 |
2046 de Wong Kar-wai:Topologie d'un secret ou piege psychanalytique? |
Erik Bordeleau |
34 |
13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14 |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
曹嗣衡 |
31 |
15 |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
余姒珉 |
30 |
16 |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
宋惠如 |
27 |
17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18 |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
黃猷欽 |
22 |
19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20 |
十九世紀象徵藝術的言說世界與批判意識——透視藝術風格的另一種途徑 |
李明明 |
14 |
21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22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23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24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
8 |
25 |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
白大維 |
5 |
26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