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
宋松山 |
75 |
2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3 |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
潘怡帆 |
59 |
4 |
臨床倫理的現象學考量 |
王心運 |
57 |
5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6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7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8 |
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 |
鍾雲鶯 |
35 |
9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10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11 |
道家環境倫理學之建構及其可能之限度 |
葉海煙 |
29 |
12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13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14 |
對陽明神秘經驗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湯浅泰雄哲學為參照 |
陳廷嘉 |
27 |
15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16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17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18 |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
陳德馨 |
20 |
19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20 |
3D電影中的攝影眼:《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深度」探索 |
林克明 |
15 |
21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22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
劉紀雯 |
5 |
23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