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2 |
試析嵇康理想人格的宗教向度 |
陳佩君 |
70 |
3 |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
Arleen Ionescu |
70 |
4 |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
嚴瑋泓 |
70 |
5 |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
陳俊啟 |
67 |
6 |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
羅卡 |
64 |
7 |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
劉久清 |
64 |
8 |
生態智慧T中的friluftsliv / 天地間自由地徜徉 |
程進發 |
63 |
9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10 |
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1946-1957) |
張曉威 |
63 |
11 |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
汪文聖 |
62 |
12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13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14 |
Reflections on Maurice Ravel’s Creativity |
Arbie Orenstein |
61 |
15 |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
60 |
16 |
內在價值的反思 |
瞿慎思 |
60 |
17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18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19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20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21 |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
李道緝 |
52 |
22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23 |
劉宗周與黃宗羲《春秋》學比較析論 |
劉德明 |
47 |
24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25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26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27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28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29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30 |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
邱函妮 |
34 |
31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32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33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34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
35 |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
涂藍云 |
32 |
36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37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38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39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40 |
1880年代英文旅行手冊中的京都古寺:佛教美術史書出現之前的古寺遊賞 |
巫佩蓉 |
27 |
41 |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
楊晉龍 |
21 |
42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43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44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45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46 |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
林文淇 |
11 |
47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48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49 |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
李淑卿 |
2 |
50 |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
曾瀚霈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