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practice    搜尋結果共 97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公共哲學在臺灣: 以「哲學星期五」為個案的考察 吳豐維 77
2 從幾個面向探討臺灣哲學諮商的發展和困境 呂健吉 77
3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陳瓊霞 77
4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王嘉陵 76
5 自我覺察:宋明新儒家實踐哲學與當代諮商心理學的觀點 吳美瑤 76
6 落身於家:人文臨床視野下的居家照顧倫理 陳薈雅、林雅萍、林耀盛 73
7 專業倫理實踐初探:以臨床心理能力養成為例 李維倫 73
8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孫雲平 73
9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陳昱萍 73
10 由儒家場域與處境觀點看愛情中薩提爾理論後入聖的可能性 蘇子媖 72
11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12 71
13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嚴瑋泓 70
14 宗教場域內之詮釋學的實踐 ──Brian Gregor 之呂格爾之宗教詮釋學 黃筱慧 70
15 以技藝為中介來看倫理與宗教的連結: 從亞里斯多德出發反思中國哲學 汪文聖 70
16 山貓森林的省思:Singer 個體實踐的 整體論視野 彭春翎 69
17 疫中為易:夕惕若,厲无咎 瞿慎思 69
18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蔡林樟 69
19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王嬿翔 69
20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李瑞全 68
21 病人自主權 ──從善終論生命自主的困境與出路 蕭玉霜 68
22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釋照量 68
23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釋昭慧 67
24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黃崇修 67
25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簡山根 65
26 大音希聲所聽何物 蘇子媖 65
27 高階音樂存有學中的作品類型辯論 是否只對哲學本身有益? 許昊仁 65
28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劉久清 64
29 奈斯的深層山林哲學 程進發 64
30 論環境正義的多元涵義 石慧瑩 63
31 從《葛拉瑪經》的「十事勿著」闡述佛教「倫理抉擇」的特性 釋法律 63
32 性平治理與友善校園: 兒少保護主義的含蓄政治 賴麗芳 62
33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34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35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陳奕傑、許樹珍 61
36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高柏園 60
37 環境德行倫理學的研究趨勢 程進發 60
38 內在價值的反思 瞿慎思 60
39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劉文 58
40 從納斯邦、丹尼爾斯之健康照護需求觀點論長期照護之實踐與挑戰 蕭玉霜 57
41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蕭宏恩 57
42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何淑靜 56
43 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 所蘊含的工夫向度 林修德 54
44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佐藤將之 53
45 熊十力疏釋《禮記‧儒行》意義探析 孫致文 53
46 王船山論存養本心的工夫——心、意/性、情貫通之道 陳祺助 52
47 寵物對人類健康所可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 兼論寵物飼養的道德爭議 李凱恩 52
48 Singer動物解放倫理學批判研究 李凱恩 51
49 The Huainanzi: 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Government in Early Han China: Liu An, King of Huainan 吳光明 51
50 論荀子「聖人生禮義」所含藏的問題 何淑靜 50
51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洪力行 45
52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53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54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55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梁慕靈 40
56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李慧玲 39
57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Liz Thompson 37
58 莊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許宗興 36
59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李宗定 35
60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陳政揚 34
61 研究型創作之交鋒與「藝術知識」初探 高俊宏 34
62 返質修文,文質往復──〈論語.八佾〉章序讀析 劉雅 34
63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賴毓芝 31
64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謝政諭 31
65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蔡佩桂 31
66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王聖閎 31
67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王聖閎 30
68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劉瑞琪 29
69 企業責任與可持續性倫理 葉保強 29
70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史甄陶 27
71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白宛仙 26
72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廖崇斐 26
73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蔡佩桂 26
74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翟奎鳳 25
75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王志浩 24
76 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 楊祖漢 24
77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彭宇薰 24
78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李瑞全 21
79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楊晉龍 21
80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袁光儀 21
81 康德、牟宗三「物自身」問題之回顧與哲學省察 ――從「現象與物自身」到「目的與存在」 吳甿 21
82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錢爽 21
83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 江凌青 16
84 「虛壹而靜」只是認知工夫嗎?—— 論荀子「虛壹靜」對「天君」之「心」的作用與意義 曾暐傑 16
85 分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從第275個鏡頭到第298個鏡頭:上下樓梯的女人、走廊與迷宮、電影與它的皺褶 劉永晧 15
86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孫松榮 15
87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黃猷欽 14
88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洪敏秀 14
89 程伊川的修養論 張德麟 13
90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艾瑞慈 12
91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安雅蘭 12
92 從《易說》看惠士奇的治《易》作法 楊自平 11
93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 葛莉賽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著,倪明萃翻譯 8
94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林文淇 5
95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楊永源 3
96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謝世英 3
97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金嬉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