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防疫之倫理觀察:以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書為中心 |
林佳和 |
75 |
2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3 |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
李瑞全 |
71 |
4 |
|
|
71 |
5 |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
李瑞全 |
70 |
6 |
疫中為易:夕惕若,厲无咎 |
瞿慎思 |
69 |
7 |
《公羊傳》與《左傳》禮觀念之荀學義涵 |
謝君直 |
68 |
8 |
突然「不想死」錯了嗎?──從尊重自主原則到尊重自主死亡權利的道德疑慮 |
周琬琳 |
67 |
9 |
論台灣病人自主法: 家庭干涉如何刺激病人自律 |
許文鳳 |
67 |
10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11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12 |
遼代劉六符兄弟與遼宋外交 |
蔣武雄 |
57 |
13 |
當政治遇上動物 — 多元政治意識形態下的動物保護觀點 |
吳宗憲 |
56 |
14 |
「上以禮神明」:《管子‧君臣》與《荀子》之禮治思想 |
佐藤將之 |
53 |
15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16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17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8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19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20 |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28 |
21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22 |
龍成于野──1970 年代末香港功夫電影中的城鄉對立與 日常微觀 |
黃猷欽 |
22 |
23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24 |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
林文淇 |
11 |
25 |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
|
6 |
26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
27 |
Pearl Lost in the Sea: Wan Jen, An Overlooked Director of the Taiwan New Cinema |
陳平浩 |
5 |
28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