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體系性宗教(際)詮釋學之宗教倫理及 價值規範向度基本問題初探 |
陸敬忠 |
70 |
2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3 |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
陳俊啟 |
67 |
4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5 |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
文明基 |
63 |
6 |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
徐禎苓 |
62 |
7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8 |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
鄭蕾 |
47 |
9 |
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 |
張錫輝 |
44 |
10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11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12 |
J. J.Long. W. G. Sebald: Image, Archive, Modernity |
David Barton |
36 |
13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4 |
國族主義與現代性的交涉:翁倩玉冷戰時期之明星形塑 |
江美萱 |
32 |
15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16 |
對方東美先生超越觀的方法學意義之反思 |
黃信二 |
27 |
17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18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19 |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
沈曉茵 |
17 |
20 |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
謝世宗 |
17 |
21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22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23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24 |
一個現代的展示櫥窗: 1930年代上海的《時代畫報》 (Modern Miscellany) |
沈揆一 |
12 |
25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26 |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
謝世英 |
8 |
27 |
意大利畫家查農的中國古畫收藏及其在華的展覽與創作活動(1928–37年) |
洪再新 |
7 |
28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