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
陳昱萍 |
73 |
2 |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
劉俊法 |
69 |
3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4 |
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 |
郭彥伯 |
58 |
5 |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East Asian Philosophy: Nishida Kitarō and Mou Zongsan |
ASAKURA Tomomi |
54 |
6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7 |
|
|
47 |
8 |
儒家道德「應世轉用」之開展-以《論語》中主體踐德與社會互動關係需求為建構進路 |
陳靜容 |
37 |
9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10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11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12 |
分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從第275個鏡頭到第298個鏡頭:上下樓梯的女人、走廊與迷宮、電影與它的皺褶 |
劉永晧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