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幾個面向探討臺灣哲學諮商的發展和困境 |
呂健吉 |
77 |
2 |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
何佳瑞 |
76 |
3 |
自我覺察:宋明新儒家實踐哲學與當代諮商心理學的觀點 |
吳美瑤 |
76 |
4 |
福禍相倚的台灣後疫情挑戰:一個比較歷史的生命倫理學視角 |
蔡篤堅 |
74 |
5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6 |
落身於家:人文臨床視野下的居家照顧倫理 |
陳薈雅、林雅萍、林耀盛 |
73 |
7 |
專業倫理實踐初探:以臨床心理能力養成為例 |
李維倫 |
73 |
8 |
尊重自主的現象學探討—臨床倫理的主體或他者? |
王心運 |
73 |
9 |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
孫雲平 |
73 |
10 |
諮商倫理初探 |
王建文 |
73 |
11 |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
林靜秀 |
73 |
12 |
定靜工夫視野下的愛情與神聖 |
黃崇修 |
72 |
13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14 |
由儒家場域與處境觀點看愛情中薩提爾理論後入聖的可能性 |
蘇子媖 |
72 |
15 |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
黃崇修 |
72 |
16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17 |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
陳祖裕 |
71 |
18 |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
蕭玉霜 |
71 |
19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20 |
|
|
71 |
21 |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
沈冬 |
70 |
22 |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
陳佩筠 |
70 |
23 |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
嚴瑋泓 |
70 |
24 |
以技藝為中介來看倫理與宗教的連結: 從亞里斯多德出發反思中國哲學 |
汪文聖 |
70 |
25 |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
李瑞全 |
70 |
26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27 |
山貓森林的省思:Singer 個體實踐的 整體論視野 |
彭春翎 |
69 |
28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29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30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
李岳庭 |
69 |
31 |
從《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次審 議稿)》第九百九十五條談「臨床醫療強 制干預權」的失範 |
胡曉翔 |
68 |
32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33 |
日治時期川合真永臺灣語著作的幾點觀察 |
林香薇 |
68 |
34 |
病人自主權 ──從善終論生命自主的困境與出路 |
蕭玉霜 |
68 |
35 |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
釋照量 |
68 |
36 |
凌遲與救贖── 論魯迅小說中的「聲音」意象 |
朱芯儀 |
67 |
37 |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
黃漢忠 |
67 |
38 |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
李明書 |
67 |
39 |
突然「不想死」錯了嗎?──從尊重自主原則到尊重自主死亡權利的道德疑慮 |
周琬琳 |
67 |
40 |
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歷程論生命自主權之限制 |
陳俊志 |
67 |
41 |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
釋昭慧 |
66 |
42 |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
簡山根 |
65 |
43 |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之遊戲概念與音樂連結 |
華靜慈 |
65 |
44 |
走出「樹文明」之倫理悖論 — 為 The Tree: Meaning and Myth 做中文版序所思 |
劉悅笛 |
64 |
45 |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
劉久清 |
64 |
46 |
山水自然與生命的整體觀照 — 譚家哲對於謝靈運 「山水行旅詩作」的解析 |
李德材 |
64 |
47 |
走路非常哲學 — Frédéric Gros《走路,也是一種哲學》 |
廖育正 |
64 |
48 |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
林春銀 |
64 |
49 |
山林自然的暴力與療癒 |
林淑文 |
64 |
50 |
論李奧波德的生態中心主義 — 以《沙郡年記》中的威斯康辛州和沙郡為例 |
徐佐銘 |
64 |
51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52 |
生態智慧T中的friluftsliv / 天地間自由地徜徉 |
程進發 |
63 |
53 |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
林桶法 |
63 |
54 |
二戰後「馬來亞華人公會」的成立與馬來亞華人的政治發展(1946-1957) |
張曉威 |
63 |
55 |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
徐禎苓 |
62 |
56 |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
黃宗潔 |
62 |
57 |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
洪凌 |
62 |
58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59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60 |
對自主的再思考:關係取向 |
林雅萍 |
61 |
61 |
困難的倫理:論護理人員的道德困擾 |
王心運、柯薰貴 |
61 |
62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63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64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65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66 |
(中譯題目)殺人的倫理學──從非道德觀點來看 |
蔡承志 |
59 |
67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68 |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
陳家煌 |
58 |
69 |
「婚姻平權」的反思 |
關啟文 |
58 |
70 |
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 |
陳佳銘 |
58 |
71 |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
何佳瑞 |
58 |
72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73 |
臨床倫理的現象學考量 |
王心運 |
57 |
74 |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
林雅萍 |
57 |
75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76 |
倫理、敘事與美好生活的追求 |
林慧如 |
57 |
77 |
黑格爾論上帝存在的證明 |
劉愛民 |
57 |
78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79 |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
黃雅嫺 |
56 |
80 |
程伊川與朱子之基本分歧——一希臘哲學的視點 |
陳榮灼 |
55 |
81 |
白先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1949年和離散 經驗——以《最後的貴族》、《花橋榮記》 和《青春蝴蝶孤戀花》為例 |
莊宜文 |
54 |
82 |
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 所蘊含的工夫向度 |
林修德 |
54 |
83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84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85 |
王船山論存養本心的工夫——心、意/性、情貫通之道 |
陳祺助 |
52 |
86 |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
李道緝 |
52 |
87 |
臺灣環境生活品質之幸福指標理念探究 — 以主觀幸福理論為進路 |
蕭振邦 |
52 |
88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89 |
醫病關係中的癌末真相告知 — 從權力倫理原則到臨床專精的展現 |
許樹珍、林明慧、歐美、陳祖裕、黃淑鶴 |
50 |
90 |
臨床試驗所蘊含的醫病關係新視野-癌症專科醫師的口述訪談剪影 |
蔡篤堅、梁妃儀、陳妤嘉 |
50 |
91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92 |
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 |
唐經欽 |
49 |
93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94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95 |
沈德潛評選岑參五律之觀點探析 |
林宜靜 |
48 |
96 |
流行語「殺很大」的複合化 |
黃金文、林鴻瑞 |
48 |
97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98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99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100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101 |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
余育婷 |
45 |
102 |
《清詩話》中的比興觀 |
王妙純 |
44 |
103 |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
莊宜文 |
44 |
104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105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06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107 |
嘉靖朝錦衣衛首長之職權與活動──以陸炳(1510-1560)為例 |
吳振漢 |
42 |
108 |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
謝明陽 |
41 |
109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110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111 |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
梁慕靈 |
40 |
112 |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
梁慕靈 |
39 |
113 |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
王育雯 |
38 |
114 |
Disposition des lettrines et ses rapports avec la ponctuation dans les versions manuscrites et imprimée du Roman de Perceforest: des interprétations du texte |
李蕙珍 |
38 |
115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116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117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118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119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120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121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122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123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124 |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
盧莉茹 |
36 |
125 |
《莊子‧齊物論》中籟音的義理蘊涵 |
侯潔之 |
36 |
126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127 |
網路討論學習之個案探討 |
劉旨峰 |
35 |
128 |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
邱函妮 |
34 |
129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130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131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32 |
2046 de Wong Kar-wai:Topologie d'un secret ou piege psychanalytique? |
Erik Bordeleau |
34 |
133 |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
陳佳琦 |
33 |
134 |
《左傳》、《國語》中引詩、書的套式-兼論《詩經》的成書過程 |
魏培泉 |
33 |
135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136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137 |
從「南島」到「泛.南.島」: 談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論述轉向 |
呂佩怡 |
33 |
138 |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
李美燕 |
33 |
139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140 |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
張雅婷 |
33 |
141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142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143 |
「莊子:魏晉玄學的關鍵」兼論戴璉璋先生對魏晉玄學的貢獻與商榷 |
謝大寧 |
32 |
144 |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
張錦忠 |
32 |
145 |
Time English Center |
白大維 |
32 |
146 |
從《易經蒙引》論蔡清疏解《周易本義》的作法及太極義理的轉折 |
楊自平 |
32 |
147 |
戴璉璋先生王弼《易》學體系的建立與反省 |
涂藍云 |
32 |
148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149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150 |
Fischlin, Daniel and Judith Nasby eds. Shakespeare Made inCanada: Contemporary Canadian Adaptations in Theatre, Pop Media, and Visual Arts |
Cindy Chopoidalo |
32 |
151 |
「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 |
卓清芬 |
31 |
152 |
藝術史的跨領域教育 |
蔡佩桂 |
31 |
153 |
以重現/重演「現場」為方法的藝術史實踐和書寫 |
王聖閎 |
31 |
154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155 |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
李庭緯 |
31 |
156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157 |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
李道緝 |
31 |
158 |
被改版的藝術史:創作系所中的藝術史學習與教學 |
張琳 |
31 |
159 |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
楊晋龍 |
30 |
160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161 |
臧懋循之戲曲當行論——以其批改《玉茗堂四夢》為例 |
陳富容 |
30 |
162 |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
徐瑞香 |
30 |
163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164 |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30 |
165 |
天理與人欲的省思——以《詩集傳》的淫詩為探討 |
黃麗娟 |
30 |
166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167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168 |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
劉瑞琪 |
29 |
169 |
企業責任與可持續性倫理 |
葉保強 |
29 |
170 |
康德的永續發展基礎 |
Martin Schonfeld |
29 |
171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172 |
元代龍仁夫《易》學析論 |
楊自平 |
28 |
173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174 |
論明代全真教隱微原因: 以萬曆年間嶗山釋道教產之爭為例 |
梁淑芳 |
26 |
175 |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
謝佳娟 |
26 |
176 |
文創時代的藝術生產:陳界仁、曹斐與安迪·沃荷 |
蔡佩桂 |
26 |
177 |
中國版畫的荷蘭範本:韓懷德的《牧林特立圖》研究 |
王靜靈著 洪楷晴譯 |
26 |
178 |
宋儒論《大學》「至善」-以朱子學為中心的討論 |
翟奎鳳 |
25 |
179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180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181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182 |
支道林莊子逍遙義新詮及其般若學 |
蔡振豐 |
24 |
183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184 |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
楊自平 |
23 |
185 |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
沈曉茵 |
23 |
186 |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
陳政揚 |
22 |
187 |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
侯展捷 |
22 |
188 |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
李瑞全 |
21 |
189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190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191 |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
楊晉龍 |
21 |
192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193 |
亞洲極簡主義的詩學: 小津安二郎、侯孝賢、是枝裕和電影的長鏡遠景美學 |
吳怡芬 |
21 |
194 |
歐西漢學者羅亞娜(Jana S. Rošker)宋明清儒知識論研究:化西宗「三款六式」框架之回應 |
錢爽 |
21 |
195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196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197 |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
陳德馨 |
20 |
198 |
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 |
蔡家丘 |
19 |
199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200 |
《漢書‧五行志》之董仲舒《春秋》災異說——以論弒為中心 |
宋惠如 |
19 |
201 |
靈光,不靈光:數位媒介複製時代中的戲劇表演— 論「現場性」及「靈光」的消逝與轉化 |
蘇子中 |
19 |
202 |
八仙的變身:狩野山雪《群仙圖襖》的相關問題 |
林聖智 |
18 |
203 |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
林克明 |
18 |
204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205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206 |
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的王道政治論和革命觀——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 |
張崑將 |
17 |
207 |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
李佩盈 |
15 |
208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209 |
「無聲」(Silence)的音樂詮釋:以武滿徹《十一月的腳步》為例 |
楊小華 |
14 |
210 |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
黃猷欽 |
14 |
211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212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213 |
康有為維新思想對基督教的汲納與排拒 |
李安澤 |
13 |
214 |
Étude de Quelques Malentendus en Situation de Communication Exolingue |
劉順一 |
13 |
215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216 |
杜甫七律偶犯上尾考 |
張夢機 |
12 |
217 |
一個現代的展示櫥窗: 1930年代上海的《時代畫報》 (Modern Miscellany) |
沈揆一 |
12 |
218 |
江兆申給艾瑞慈夫人的一封信 並附上其印譜 |
江兆申 原著 |
12 |
219 |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
葉蓁 |
11 |
220 |
世說、晉書韓壽偷香與鶯鶯傳、西廂記的傳承關係 |
詹秀惠 |
11 |
221 |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
王君琦 |
11 |
222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223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224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225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226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227 |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
|
6 |
228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229 |
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
白大維 |
5 |
230 |
Pearl Lost in the Sea: Wan Jen, An Overlooked Director of the Taiwan New Cinema |
陳平浩 |
5 |
231 |
LOVE AND LONELINESS IN CARSON MCCULLERS'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 |
曾安國 |
5 |
232 |
SYNTAGME VERBE-OBJET OU COMPOSE VERBE-OBJET? UN PROBLEME DE LA LINGUISTIQUE CHINOISE |
Waltraud Paul |
5 |
233 |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
許綺玲 |
4 |
234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235 |
Leibniz et Walter, entre Linguistique et Psychanalyse |
何貝誠 |
4 |
236 |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
張婉真 |
3 |
237 |
從舞劇《香妃》探討江文也融合中西音樂之手法 |
宮筱筠 |
2 |
238 |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
李淑卿 |
2 |
239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
240 |
Bilinguisme et Timbre Vocal |
柯南紹 |
1 |
241 |
A Sociolinguistic Study of the Use of the Retroflex Sounds in Mandarin in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
林春仲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