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
陳瓊霞 |
77 |
2 |
導言:人格修養與靈性 |
李彥儀 |
76 |
3 |
邁向美善合一的人格理想:論孔子教育哲學中的靈性作用 |
何佳瑞 |
76 |
4 |
「禪定」與「智慧」的靈性修養:論《六祖壇經》之人格教育 |
王嘉陵 |
76 |
5 |
品德教育涉及的「敬畏」初探:又敬又畏? |
陳伊琳 |
76 |
6 |
倫理決策評準探討:一貫論與一致論之對立與融合 |
張寧 |
76 |
7 |
疫情之下的言論自由──自康德法權觀點出發的若干省思 |
陳欣白 |
75 |
8 |
防疫之倫理觀察:以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書為中心 |
林佳和 |
75 |
9 |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
宋松山 |
75 |
10 |
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的政策透明度 |
陳嘉新 |
74 |
11 |
效益主義的幽靈:大COVID時代的公共衛生倫理反思 |
葉明叡、李柏翰 |
74 |
12 |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
余安邦 |
73 |
13 |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
孫雲平 |
73 |
14 |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
陳昱萍 |
73 |
15 |
由儒家場域與處境觀點看愛情中薩提爾理論後入聖的可能性 |
蘇子媖 |
72 |
16 |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
劉毅鳴 |
72 |
17 |
二十一世紀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病之倫理法律社會與政策之意涵 (ELSPI) |
李瑞全 |
71 |
18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19 |
新冠病毒及疫情流行所產生之倫理爭議舉隅 |
釋昭慧 |
71 |
20 |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
陳祖裕 |
71 |
21 |
新冠肺炎流行期安寧緩和醫療所面臨的挑戰 |
釋照量 |
71 |
22 |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倫理探討與公眾信任之建立 |
陳妤嘉 |
71 |
23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24 |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
李瑞全 |
71 |
25 |
|
|
71 |
26 |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
沈冬 |
70 |
27 |
意外的插曲與危機:周恩來對伍豪事件因應的研究 |
林威杰 |
70 |
28 |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
嚴瑋泓 |
70 |
29 |
宗教場域內之詮釋學的實踐 ──Brian Gregor 之呂格爾之宗教詮釋學 |
黃筱慧 |
70 |
30 |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
李瑞全 |
70 |
31 |
從儒家視角檢視突發疫情期間以年齡作為醫療資源配置的道德基礎與疑慮 |
周琬琳 |
70 |
32 |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
朱鴻洲 |
69 |
33 |
環境美感、環境倫理與人類優質生活 |
蕭振邦 |
69 |
34 |
《太一生水》水的機體論對 環境教育的啟發 |
蘇何誠 |
69 |
35 |
疫中為易:夕惕若,厲无咎 |
瞿慎思 |
69 |
36 |
「間距」詩學 ──遙遠異質的美感經驗探索 |
翁文嫻 |
69 |
37 |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
蔡林樟 |
69 |
38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
李岳庭 |
69 |
39 |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
王嬿翔 |
69 |
40 |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
李瑞全 |
68 |
41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42 |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
釋照量 |
68 |
43 |
「趨生畏死」與「趨樂避苦」之兩難 抉擇──「自主意願」:流動且幽微的 心靈答案 |
釋昭慧 |
67 |
44 |
自主與善終 |
尉遲淦 |
67 |
45 |
五四民主、科學革新中的中正之道── 由李玉階對民主自由及宗教科學之實踐談起 |
黃崇修 |
67 |
46 |
傾聽女聲╱身 ──女性藝術家的傳記劇場 |
高禎臨 |
67 |
47 |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
黃漢忠 |
67 |
48 |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
鄧宜菁 |
67 |
49 |
佛教生死觀在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應用 |
李明書 |
67 |
50 |
臺灣《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倫理分析 |
林孟蒨 |
67 |
51 |
由「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歷程論生命自主權之限制 |
陳俊志 |
67 |
52 |
我們對動物的責任 |
柯志明 |
66 |
53 |
訪談音響世界開拓者黃新民 |
蕭振邦、黃新民 |
65 |
54 |
董真卿《易》學特色及重要性析論 |
楊自平 |
65 |
55 |
森鷗外《莎樂美》譯本的日本反應 |
顏涵銳 |
65 |
56 |
德布西長笛音樂中的開創性 |
陳惠湄 |
65 |
57 |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
廖育正 |
65 |
58 |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
李德材 |
65 |
59 |
港臺電影文化新生力量的發源與互動──1960至1970年代 |
羅卡 |
64 |
60 |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
沈冬 |
64 |
61 |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
黃猷欽 |
64 |
62 |
Hot Wars on Screen during the Cold War:Philosophical Situations in King Hu’s Martial Arts Films |
James Wicks |
64 |
63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64 |
「尊天而保真」— 論《淮南子》的道論及 其精神修養之義涵 |
周貞余 |
64 |
65 |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
林春銀 |
64 |
66 |
從隱喻看山林:一種環境觀 |
瞿慎思 |
64 |
67 |
山林倫理: 環境倫理個體論者的解題探究 |
彭春翎 |
64 |
68 |
論李奧波德的生態中心主義 — 以《沙郡年記》中的威斯康辛州和沙郡為例 |
徐佐銘 |
64 |
69 |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
林文凱 |
63 |
70 |
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研究-社會經濟遺產與「國家」能力的差異- |
文明基 |
63 |
71 |
戰後臺日交流下的中日文化經濟協會(1952-1972) |
洪紹洋 |
63 |
72 |
Rolston與生態環境之客觀內在價值 |
羅嘉容 |
63 |
73 |
繆爾的荒野沉思 |
徐佐銘 |
63 |
74 |
Artaud et Adamov : du théâtre de la cruauté au théâtre de la séparation |
朱鴻洲 |
63 |
75 |
試論張愛玲「畫筆」對報刊仕女畫的受容與衍異 |
徐禎苓 |
62 |
76 |
性運2.0:歷史與當下的雙向運動 |
王顥中 |
62 |
77 |
「反恐同」來「反恐」: 西方關於文明與援助的兩種矛盾 |
陳逸婷 |
62 |
78 |
超越破立修辭,回歸關鍵爭議 — 回應何思瑩 |
郭彥伯 |
62 |
79 |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
廖啟宏 |
62 |
80 |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
廖朝陽 |
61 |
81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82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83 |
不可譯之道、不可道之名:雷慕沙與《道德經》翻譯 |
潘鳳娟 |
61 |
84 |
唐傳奇女子復讎故事研究:從時空體及生命型態的角度 |
廖珮芸 |
61 |
85 |
La caricature de l'émotivité dans Bouvard et Pécuchet d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61 |
86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87 |
手稿解讀與盧炎的和聲 |
饒韻華 |
60 |
88 |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
連憲升 |
60 |
89 |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
曹予恩 |
60 |
90 |
從書信手稿談音樂學者與作曲家的關聯——以拉盧瓦和德布西鋼琴曲《月落古廟》的創作為例 |
廖慧貞 |
60 |
91 |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
蔡永凱 |
60 |
92 |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
〔中〕劉悅笛 |
60 |
93 |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
高柏園 |
60 |
94 |
從環境美學探討環境教育的場域概念 |
張育銘 |
60 |
95 |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
廖育正 |
60 |
96 |
公園之美:環境經濟理論的解題探究 |
彭春翎 |
60 |
97 |
內在價值的反思 |
瞿慎思 |
60 |
98 |
身體如表現:波特萊爾的步態式書寫 |
齊嵩齡 |
59 |
99 |
「婚姻平權」的反思 |
關啟文 |
58 |
100 |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
何思瑩 |
58 |
101 |
胡五峰與劉蕺山的思想型態之比較 |
陳佳銘 |
58 |
102 |
酷兒左翼「超英趕美」?「同性戀正典化」的偏執及臺灣同志運動的修復詮釋 |
劉文 |
58 |
103 |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
何佳瑞 |
58 |
104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105 |
臨床倫理的現象學考量 |
王心運 |
57 |
106 |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
林雅萍 |
57 |
107 |
黑格爾論上帝存在的證明 |
劉愛民 |
57 |
108 |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
譚志明 |
57 |
109 |
墨學方法於當代醫學倫理之應用 |
蕭宏恩 |
57 |
110 |
黃宗羲的南明史學 |
吳振漢 |
56 |
111 |
獸醫公共衛生政策執行與動物福利 |
賴治民 |
56 |
112 |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
鄧元尉 |
55 |
113 |
程伊川與朱子之基本分歧——一希臘哲學的視點 |
陳榮灼 |
55 |
114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115 |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
蔡家和 |
54 |
116 |
斯賓諾莎與深層生態學之間 — 以自然、 自我實現的概念作為連結的論述 |
程進發 |
54 |
117 |
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 |
何雅雯 |
53 |
118 |
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 |
蕭欣浩 |
53 |
119 |
王船山論存養本心的工夫——心、意/性、情貫通之道 |
陳祺助 |
52 |
120 |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
李道緝 |
52 |
121 |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
李瑞全 |
52 |
122 |
牟宗三與海德格 |
陳榮灼 |
51 |
123 |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
甘佳平 |
51 |
124 |
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 |
蕭振聲 |
51 |
125 |
|
|
51 |
126 |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
梁慕靈 |
50 |
127 |
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 |
鄭安晞 |
50 |
128 |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
陳孟君 |
49 |
129 |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
葉常泓 |
49 |
130 |
身後傷害可能性之探討 |
李凱恩 |
48 |
131 |
海上‧奇觀——論晚清上海「水龍會」對城市文化的視覺性建構 |
趙家琦 |
48 |
132 |
王船山論《大學》的格物致知 ──以《讀四書大全說》為中心 |
蔡家和 |
47 |
133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134 |
|
|
47 |
135 |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
鄒文律 |
47 |
136 |
朝鮮時代女性詩文集編纂流傳的文化史考察 |
張伯偉 |
46 |
137 |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
王學玲 |
46 |
138 |
論清儒毛奇齡「伸王抑朱」──以《大學》解為討論範圍 |
朱湘鈺 |
46 |
139 |
沈自晉《南詞新譜》集曲增訂論析──「備於今」的做法與價值 |
黃思超 |
46 |
140 |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
張思靜 |
46 |
141 |
錢德明的《聖樂經譜》:本地化策略下的明清天主教聖樂 |
洪力行 |
45 |
142 |
《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 |
林素玟 |
45 |
143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144 |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
丁亞傑 |
44 |
145 |
「一理」或「分理」?──戴震對程朱理學的反省 |
劉滄龍 |
44 |
146 |
跨海演出:近代臺灣的馬戲團表演史(1900-1940年代) |
鄭麗榕 |
43 |
147 |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
林蘭芳 |
43 |
148 |
羅近溪圓教思想研究 |
謝居憲 |
43 |
149 |
王船山論「道、善、性」之說的涵義與其理論價值 |
陳祺助 |
43 |
150 |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
莊兵 |
42 |
151 |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
陸敬忠 |
42 |
152 |
十九世紀法國公娼制度之初探 |
王秋琪 |
42 |
153 |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陳逢源 |
41 |
154 |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
許綺玲 |
41 |
155 |
周亮工的「反流派」詩學 |
謝明陽 |
41 |
156 |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
葉雅茹 |
41 |
157 |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
黃雅莉 |
40 |
158 |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
John Lance Griffith |
39 |
159 |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
李慧玲 |
39 |
160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161 |
從羅蘭巴特《明室》的「現代私密主體」看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 |
萬胥亭 |
38 |
162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163 |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
王育雯 |
38 |
164 |
Disposition des lettrines et ses rapports avec la ponctuation dans les versions manuscrites et imprimée du Roman de Perceforest: des interprétations du texte |
李蕙珍 |
38 |
165 |
明儒高攀龍的思想與殉節 |
吳振漢 |
37 |
166 |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
陳一弘 |
37 |
167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168 |
米開朗基羅藝術表現中的 未完成(non-finito)概念 |
蘇信恩 |
37 |
169 |
宋遺民福建大儒熊禾及其詩歌作品析論─兼述詩歌內容之區域文化觀照 |
王次澄 |
36 |
170 |
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 |
熊秉真 |
36 |
171 |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
呂文翠 |
36 |
172 |
地域社會中的文化運動:霧峰一新會讀書會個案分析(1934-1936) |
鄭麗榕 |
36 |
173 |
給我洲後村,我將翻轉全臺灣──試論二重疏洪道洲後村拆遷抗爭事件的歷史意義 |
陳君愷、賴建寰 |
36 |
174 |
莊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
許宗興 |
36 |
175 |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
鄧克銘 |
35 |
176 |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
李宗定 |
35 |
177 |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
伊藤桃子 |
35 |
178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179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180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181 |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
邱函妮 |
34 |
182 |
研究型創作之交鋒與「藝術知識」初探 |
高俊宏 |
34 |
183 |
返向世界:塔琳.賽蒙的調查改寫 |
莊憶萱 |
34 |
184 |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
陸敬忠 |
34 |
185 |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
Katy Masuga |
34 |
186 |
2046 de Wong Kar-wai:Topologie d'un secret ou piege psychanalytique? |
Erik Bordeleau |
34 |
187 |
懷舊音軌.變奏影像 |
談玉儀 |
33 |
188 |
從歷史記憶到懷舊想像——論劉以鬯小說與王家衛電影的互文轉換 |
莊宜文 |
33 |
189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190 |
戴璉璋先生對屈萬里先生《易》說之繼承、發展與轉化 |
羅聖堡 |
33 |
191 |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
李美燕 |
33 |
192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193 |
藝術史與視覺研究的交界:神話、科學與意識形態 |
丹尼爾.杜畢松、蘇菲.侯爾 著,王瑞婷 譯 |
33 |
194 |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
Brooke Donaldson |
33 |
195 |
薩德侯爵小說中巴洛克風格的圖畫 |
賴軍維 |
33 |
196 |
《老子》與《管子》四篇「治」觀辨析 |
廖育正 |
33 |
197 |
從《大胡笳》的記憶演奏探尋古琴樂譜與詮釋 |
張雅婷 |
33 |
198 |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
王寧 |
32 |
199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200 |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
Matt Horn |
32 |
201 |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
簡素琤 |
32 |
202 |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
32 |
203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204 |
康熙朝宮廷「畫院」的運作與盛清院體的奠立:以蔣廷錫團隊為中心 |
賴毓芝 |
31 |
205 |
余英時的精神鍛鍊與生命實踐 |
謝政諭 |
31 |
206 |
余英時與新儒家 |
李顯裕 |
31 |
207 |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
李淑卿 |
31 |
208 |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
程章燦 |
31 |
209 |
寫生與勤學:圓山應舉與日本戰前、戰時的道德教育 |
曹嗣衡 |
31 |
210 |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
陳政揚 |
31 |
211 |
戴震「以理殺人」說兼義衍釋 |
鄭吉雄 |
31 |
212 |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 |
鞏本棟 |
31 |
213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214 |
策展、圖錄編寫與中國繪畫史研究、教學 |
何嘉誼 |
31 |
215 |
大師名作在哪裡?關於西方藝術史教學中的觀看、知識與理解 |
楊尹瑄 |
31 |
216 |
羅整菴、李栗谷理氣論的涵義 |
楊祖漢 |
31 |
217 |
Literati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Drinking Games Using Cards |
Andrew Lo |
31 |
218 |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
黃立芸 |
30 |
219 |
委拉茲奎斯的晚期繪畫與十九世紀以降歐洲藝術史學書寫 |
王瑞婷 |
30 |
220 |
宋元論著徵引或評論衛湜《禮記集說》考述 |
楊晋龍 |
30 |
221 |
藝術文件與(不)可加速的生命:論謝德慶的身體—機器、時間性及其抵抗潛能 |
王聖閎 |
30 |
222 |
儒家學者對佛家輪迴思想的回應與超越──以羅近溪和熊十力為考察中心 |
江一煥 |
30 |
223 |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
李淑卿 |
30 |
224 |
明代塘報的軍事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30 |
225 |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
毛文芳 |
30 |
226 |
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 |
蕭裕民 |
30 |
227 |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
施盈佑 |
30 |
228 |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
王小林 |
30 |
229 |
收藏、流通、展示與傳播:對二十世紀末以來西方藝術史 研究取徑的一些觀察 |
謝佳娟 |
29 |
230 |
美術史、展示與認同——在時代中載浮載沉的「臺灣美術」 |
邱函妮 |
29 |
231 |
論老子思想中的可持續性 |
高柏園 |
29 |
232 |
康德的永續發展基礎 |
Martin Schonfeld |
29 |
233 |
從演化倫理學的立場談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如何可能? |
黃柏翰 |
29 |
234 |
環境倫理規範及其集體行動之間隙探究 |
蕭振邦 |
29 |
235 |
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 |
吳振漢 |
28 |
236 |
宋代小學的建構及其影響 |
周揚波 |
28 |
237 |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
孫松榮 |
28 |
238 |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
史惟筑 |
28 |
239 |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
陳政揚 |
28 |
240 |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
陳德錦 |
28 |
241 |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
賀廣如 |
28 |
242 |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
王念英 |
28 |
243 |
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 |
林綺雲、徐明瀚 |
28 |
244 |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
吳學明 |
28 |
245 |
南特船商杜勃亥的中國之行(1817-1827) 及其中國工藝收藏: 一個法中經濟文化交流的見證 |
李明明 |
28 |
246 |
La comtesse de Mortsauf ou la vertu condamnee |
陳維玲 |
28 |
247 |
台灣SARS疫情事件中媒體的商業倫理 |
林永崇 |
28 |
248 |
對方東美先生超越觀的方法學意義之反思 |
黃信二 |
27 |
249 |
方東美之「王陽明」研究探微 ——兼論明中葉「重返程明道」的學術思潮 |
游騰達 |
27 |
250 |
許衡「氣服於理」思想研究 |
史甄陶 |
27 |
251 |
京狩野與江戶儒者----以狩野山雪的聖賢圖為例 |
林聖智 |
26 |
252 |
不合時宜的儒教捍衛者── 從辜鴻銘在臺灣的演講說起 |
廖崇斐 |
26 |
253 |
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 |
張政偉 |
26 |
254 |
「殘軀」——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Torso Belvedere對米開朗基羅的啟發與影響 |
花亦芬 |
26 |
255 |
由「辭讓之心」到「聖王之偽」──析論《荀子》對「禮」概念的變更 |
丘慧兒 |
26 |
256 |
「自然之美與藝術經典的國家品味」:十八至十九世紀初印刷文化對英國貴族鄉間別墅形象的塑造 |
謝佳娟 |
25 |
257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258 |
臺灣錄像藝術的電影性: 論袁廣鳴與王俊傑作品自八〇年代迄今的三個創作時期及轉變 |
孫松榮 |
25 |
259 |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
25 |
260 |
船山繼善成性觀的當代省察:以唐君毅與勞思光之異詮為中心 |
陳政揚 |
25 |
261 |
新王后和她的西班牙式禮服 : 雅客柏.安波里所繪《瑪麗亞.梅迪奇和法王亨利四世的婚禮》(1600)中的服裝描繪與其意涵 |
葉嘉華 |
24 |
262 |
閱讀威廉.霍加斯的《賈里克扮演理查三世》圖像: 作為劇場文件與社會文本 |
林雯玲 |
24 |
263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 |
游騰達 |
24 |
264 |
誤解與澄清:論楊澤波詮釋牟宗三之德行與幸福的合理性 |
賴柯助 |
24 |
265 |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
彭宇薰 |
24 |
266 |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的臺語片明星現象:「明星夢」與「香港熱」之探討 |
梁碧茹 |
23 |
267 |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
卓庭伍 |
23 |
268 |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
陳詠琳 |
23 |
269 |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
沈曉茵 |
23 |
270 |
從程朱、陸王對韓愈的「接受」反思學術史對韓愈的評價 |
楊自平 |
23 |
271 |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
楊尹瑄 |
22 |
272 |
戴君仁與唐君毅論陽明格致思想異同 |
陳政揚 |
22 |
273 |
「選擇」及「轉譯」: 全球史視野下的「西洋」多層木套杯 |
施靜菲 |
21 |
274 |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
巫佩蓉 |
21 |
275 |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
袁光儀 |
21 |
276 |
獨特視角下的章學誠研究 ——《章學誠研究述評(1920-1985)》之述評 |
賈慶軍 |
21 |
277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278 |
錯戀台北青春: 從 1960 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
沈曉茵 |
20 |
279 |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
康珮 |
20 |
280 |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
陳德馨 |
20 |
281 |
事件之後的當代跨域影像:論陳界仁早期作品及《殘響世界》的概念生成與轉化 |
孫松榮 |
19 |
282 |
萬廷言論未發之中與易圖之關係 |
鄧秀梅 |
19 |
283 |
熒輝映照,心之昕昕── 初探艾伯特‧威德爾(Albert Wider)的公東高工聖堂彩窗系列 |
于禮本 |
18 |
284 |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
林克明 |
18 |
285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286 |
唐君毅先生對孝的當代闡釋 |
趙敬邦 |
18 |
287 |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
洪莫愁 |
17 |
288 |
「興於《詩》」──論朱熹讀《詩經》之法 |
史甄陶 |
17 |
289 |
宗教、歷史與當代性: 重探布朗《耶穌為彼得滌足》(1852) |
黃桂瑩 |
17 |
290 |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
沈曉茵 |
17 |
291 |
劉台拱《論語駢枝》研究 |
黃湛 |
17 |
292 |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
于禮本 |
16 |
293 |
分析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從第275個鏡頭到第298個鏡頭:上下樓梯的女人、走廊與迷宮、電影與它的皺褶 |
劉永晧 |
15 |
294 |
讓子彈飛:論高重黎幻燈簡報電影《人肉的滋味》之影像藝術實踐 |
孫松榮 |
15 |
295 |
3D電影中的攝影眼:《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深度」探索 |
林克明 |
15 |
296 |
論牟宗三先生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詮釋 |
韓曉華 |
15 |
297 |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
洪敏秀 |
14 |
298 |
王船山對《孟子‧莫非命也章》的詮釋── 「理氣合一」與「德福一致」之解決 |
蔡家和 |
14 |
299 |
十八世紀日本之「市民美術」?:由圓山應舉之評價探討江戶美術史觀 |
巫佩蓉 |
13 |
300 |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
謝世英 |
13 |
301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302 |
何真即為真:十三世紀畫家之眼 |
艾瑞慈 |
12 |
303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304 |
《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 |
顏崑陽 |
12 |
305 |
多重媒材、地點與夢想世界: 1920至1930年代間上海畫報的面向 |
文以誠 |
12 |
306 |
鄉村城市:侯孝賢與陳坤厚城市喜劇中的臺北 |
林文淇 |
11 |
307 |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
葉蓁 |
11 |
308 |
理性、德性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中理性角色的探討(下) |
黃藿 |
11 |
309 |
尋找臺灣當代酷兒電影中《梁山伯與祝英台》 及「凌波熱」論述之遺緒 |
王君琦 |
11 |
310 |
作偽的剖析——濟汀偽作帕麥爾畫作事件 |
李淑卿 |
10 |
311 |
二十世紀初西洋眼光中的文人畫:費諾羅沙的理解與誤解 |
巫佩蓉 |
10 |
312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313 |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
陳德馨 |
10 |
314 |
理性、德性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中理性角色的探討(上) |
黃藿 |
10 |
315 |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
易繼心 |
9 |
316 |
禮記學記「皮弁祭菜」釋義 |
陳飛龍 |
9 |
317 |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
江凌青 |
9 |
318 |
湛甘泉「天理之心」與楊慈湖「精神之心」的差異 ──由《楊子折衷》論析 |
蘇子媖 |
9 |
319 |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
曾少千 |
8 |
320 |
二十年(1990–2009)來臺灣關於中國宮廷圖繪的研究 |
馬雅貞 |
8 |
321 |
理性與非理性?論近代知識份子的理性精神 |
龔鵬程 |
8 |
322 |
意大利畫家查農的中國古畫收藏及其在華的展覽與創作活動(1928–37年) |
洪再新 |
7 |
323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324 |
陳澄波圖片收藏與陳澄波繪畫 |
李淑珠 |
7 |
325 |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
許綺玲 |
7 |
326 |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
盛鎧 |
7 |
327 |
論宮布理希對中國繪畫的看法 |
|
6 |
328 |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
宮筱筠 |
6 |
329 |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
徐文琴 |
6 |
330 |
1933-34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和日本藝品之展示 |
周芳美 |
6 |
331 |
不再無禮:克萊蒙‧維哥影片中的情感第三空間 |
劉紀雯 |
5 |
332 |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
洪敏秀 |
5 |
333 |
國家符號的消失?: 當代加拿大電影的商業導向與全球化 |
劉紀雯 |
5 |
334 |
Pearl Lost in the Sea: Wan Jen, An Overlooked Director of the Taiwan New Cinema |
陳平浩 |
5 |
335 |
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 |
五十殿 利治 |
4 |
336 |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
吳方正 |
4 |
337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338 |
《哥德式建築的黎明》 |
吳方正 |
3 |
339 |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
張婉真 |
2 |
340 |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
周芳美 |
1 |
341 |
在英雄殞落之後的英雄:Gericault 的《梅杜莎之筏》 |
Gregor Wedekind |
1 |
342 |
評馬克尼爾所著《疾病與人類》 |
魏嘉弘 |
1 |
343 |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
金嬉英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