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
汪文聖 |
62 |
2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3 |
臨床倫理的現象學考量 |
王心運 |
57 |
4 |
倫理、敘事與美好生活的追求 |
林慧如 |
57 |
5 |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
鄧元尉 |
55 |
6 |
處於倫理內在性與宗教超越性之間:胡塞爾與海德格宗教現象學之比較 |
汪文聖 |
43 |
7 |
「意識之經驗底知識學」之「實行方法」及問題:《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九段之文本釋義 |
陸敬忠 |
42 |
8 |
直觀自然的遺忘:胡塞爾對現代科學的解構 |
劉國英 |
38 |
9 |
神聖與觸摸──對「勿觸我」的現象學反思 |
黃冠閔 |
38 |
10 |
從羅蘭巴特《明室》的「現代私密主體」看 安東尼奧尼的《春光乍洩》 |
萬胥亭 |
38 |
11 |
「意識之經驗底科學」之對象問題: 《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第十段之現象學性詮釋 |
陸敬忠 |
35 |
12 |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
林維杰 |
34 |
13 |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
David Pendery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