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Other    搜尋結果共 220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培養未來人才:兒童哲學教育的必要性與實踐 陳瓊霞 77
2 防疫之倫理觀察:以德國倫理委員會建議書為中心 林佳和 75
3 通過他者的注視在 covid-19 疫情下如何回應 宋松山 75
4 重新評估亞倫‧高文的性平實論──再思性的定義 關啟文 75
5 從救生艇倫理學反思COVID-19大流行時期的資源援助問題 林恩志 74
6 性哲學及其不滿──論高德曼的簡性 甯應斌 74
7 晚期風格的「憂鬱轉向」,或者其它⋯⋯余德慧的宗教療癒之旅 余安邦 73
8 專業倫理實踐初探:以臨床心理能力養成為例 李維倫 73
9 尊重自主的現象學探討—臨床倫理的主體或他者? 王心運 73
10 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的倫理問題 孫雲平 73
11 西藥製藥廠關鍵主管應具備的必要特質 — 從佛教「八正道」的「正見」與「正思惟」談起 陳昱萍 73
12 氣候變遷課題中向未來世代負責:梅洛龐蒂時間性結構中的他人 林靜秀 73
13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霍晉明 72
14 唐君毅先生的愛情哲學 ──以《愛情之福音》為中心的展開 劉毅鳴 72
15 從《正蒙‧中正篇》看張載的德性教育思想 黃崇修 72
16 COVID-19 大流行引發之醫療倫理議題 陳祖裕 71
17 新冠肺炎蔓延期間告別的勇氣與意義 蕭玉霜 71
18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金美華 71
19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李瑞全 71
20 看見寫實、聽見浪漫──李行導演電影歌曲析論 沈冬 70
21 視覺思維的魔力:《妳一生的預言》與《異星入境》 陳佩筠 70
22 體系性宗教(際)詮釋學之宗教倫理及 價值規範向度基本問題初探 陸敬忠 70
23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Arleen Ionescu 70
24 「念死」到「慈悲」的轉化:自我覺知 與饒益他者的倫理轉化與超越性 嚴瑋泓 70
25 新冠病毒疫情的倫理反思與公共衛生倫理學的建構 李瑞全 70
26 萊布尼茲哲學與十七世紀中國儒學的旁證確認關係 劉俊法 69
27 羊皮紙的底層:《戴眼鏡的女孩》一書中的隱跡書寫 林待吟 69
28 中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在 企業環境倫理的應用 郝晉輝 69
29 以《論語》的觀點探討生命教育 蔡林樟 69
30 幫助受苦者 ──對關懷倫理學中理想關懷行動之分析 王嬿翔 69
31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李瑞全 68
32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凌頌榮 68
33 病人自主權 ──從善終論生命自主的困境與出路 蕭玉霜 68
34 從佛教的觀點談病人自主權 釋照量 68
35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台港兩地有關 活體器官捐贈的相關規定 黃漢忠 68
36 魯迅、現代性與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考察 陳俊啟 67
37 從儒家的觀點省察病人自主權利法的限制:以永久性植物人為例 黃漢忠 67
38 羞恥的(偽)樣貌: 王爾德的《深淵書簡》 鄧宜菁 67
39 病人自主決定權與「涉艾信息」告知規則的建構 胡曉翔 67
40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林維杰 66
41 將人與動物作「平等考量」的理據 — 與效益主義哲學家Peter Singer的對話 釋昭慧 66
42 大學通識音樂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簡山根 65
43 東野主人不善聽嗎?〈聲無哀樂論〉的 兩種聆聽 廖育正 65
44 《莊子‧天運篇》「黃帝咸池論樂」 哲學義蘊新探 — 以鍾泰《莊子發微》 為核心的詮釋 李德材 65
45 如何黃梅?怎樣歌曲?──周藍萍黃梅調電影音樂初探 沈冬 64
46 古龍.楚原.變──1970年代港臺古龍武俠電影美術設計初探 黃猷欽 64
47 山林倫理是公民倫理 — 由「無痕山林」與〈失去山林的孩子〉 談起 劉久清 64
48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蔡智豪 64
49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林春銀 64
50 山林自然的暴力與療癒 林淑文 64
51 現代詩中的山水 — 以余怒詩作為例 聶豪 64
52 山林倫理:體驗與推想 蕭振邦 64
53 臺灣「中央財政」體制的轉型:日治初期(1898-1905)後藤新平總督府財政改革之歷史意義 林文凱 63
54 從《葛拉瑪經》的「十事勿著」闡述佛教「倫理抉擇」的特性 釋法律 63
55 重新審視牟宗三的〈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 汪文聖 62
56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57 論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黃宗潔 62
58 超越破立修辭,回歸關鍵爭議 — 回應何思瑩 郭彥伯 62
59 愛的圈養: 晚近臺灣社會「毛小孩主義」的興起 洪凌 62
60 徐冰與祖態:由《天書》到《背後的故事》 廖朝陽 61
61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林耀盛 61
62 困難的倫理:論護理人員的道德困擾 王心運、柯薰貴 61
63 萍水不相逢?— 李安電影中「倫理」與「自由」 美學之衝突 曹予恩 60
64 環境倫理學與環境美學的東西差異 — 與Holmes Rolston, III商榷 〔中〕劉悅笛 60
65 理查‧史特勞斯〈七紗舞〉的創作歷史與其意義 蔡永凱 60
66 以美攻美 — 《莊子》肯定「自然全美」嗎? 廖育正 60
67 內在價值的反思 瞿慎思 60
68 蕅益《周易禪解》會通《易》理與如來藏的本體論詮釋 羅鈴沛 59
69 《工作與時日》1-382 徐學庸 59
70 (中譯題目)殺人的倫理學──從非道德觀點來看 蔡承志 59
71 「婚姻平權」的反思 關啟文 58
72 為何同性戀平權不是同婚的有效理由?— 兼論剩餘認可 甯應斌(卡維波) 58
73 從形似到傳神:中國繪畫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文真理 何佳瑞 58
74 從伴侶制重新思考共同生活的可能 郭彥伯 58
75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洪凌 58
76 遼代劉六符兄弟與遼宋外交 蔣武雄 57
77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譚志明 57
78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何淑靜 56
79 從康德的間接義務觀論動物權利 林永崇 56
80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鄧秀梅 56
81 隱喻與建築——柄谷行人與德希達的解構思想對話 黃雅嫺 56
82 獸醫公共衛生政策執行與動物福利 賴治民 56
83 Why You Ought Not to Turn the Other Cheek: Confucius on How to Deal With Wrongdoers Yong Huang 55
84 自然作為他者:列維納斯與環境哲學的交會 鄧元尉 55
85 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 朱湘鈺 55
86 王船山對於《孟子·盡其心者章》的詮釋 蔡家和 54
87 從〈聲無哀樂論〉引用《莊子》「三籟」典故探其「聲情關係」中 所蘊含的工夫向度 林修德 54
88 李慈銘〈讀國語簡端記〉補箋 郭萬青 52
89 「中華民國 53 年經濟建設成果展覽會」與僑資企業研究 李道緝 52
90 牟宗三與海德格 陳榮灼 51
91 荀子哲學之價值規範根源問題:兼論孟荀之孔門承傳之取向 李瑞全 50
92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楊令飛 50
93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梁慕靈 50
94 林俊穎小說中的時間想像與神話辯證 陳孟君 49
95 「前隱逸」與「後仕宦」的視野遞換——陶淵明宦遊主題中出處記憶的造現 葉常泓 49
96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許朝陽 48
97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鄭蕾 47
98 女性空間的召魂想像與題詠編織──論陳文述的「美人西湖」 王學玲 46
99 讀一切書之法──金聖嘆評《水滸傳》之文法術語及其敘事意涵 楊清惠 45
100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馬雅貞 45
101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102 黄宗羲氣論之重新定位 陳榮灼 44
103 方苞禮學中的女性角色與地位:以冠、婚、喪、祭為核心 丁亞傑 44
104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莊宜文 44
105 電力技術者的知識來源與實踐──以《臺電社報》為主的探討(1919-1944) 林蘭芳 43
106 論道統──葉適與牟宗三之道統觀析論 楊自平 43
107 董仲舒「孝經義」考辨 莊兵 42
108 十九世紀法國公娼制度之初探 王秋琪 42
109 〈環法自行車大賽一如史詩〉──試論羅蘭巴特的神話解析書寫 許綺玲 41
110 《歷程》中的食慾、身體與都市空間 葉雅茹 41
111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黃雅莉 40
112 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 王育雯 40
113 「反媚俗」:論張愛玲電影劇作對通俗劇模式的超越 梁慕靈 40
114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John Lance Griffith 39
115 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 佐藤將之 39
116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梁慕靈 39
117 From the Graden to the Grove: Aemilia Lanyer,Andrew Marvell,and the Pursuit of Privary 李慧玲 39
118 主體的重構:論賈誼憑弔屈原的深層意涵 許又方 37
119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120 「觀」「看」新視界:視覺現代性與晚清上海城市敘事 呂文翠 36
121 《莊子‧齊物論》中籟音的義理蘊涵 侯潔之 36
122 莊子本性論研究法芻議 許宗興 36
123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鄧克銘 35
124 因「存異」而「求同」-從《淮南子》論述「同/異」管窺漢初儒道關係 李宗定 35
125 楊東明「氣質外無性」論析 陳政揚 35
126 朱子春秋學的衍異:方苞春秋學的創作意圖與意義解釋 丁亞傑 35
127 王船山氣論系統的道德哲學之成立問題 陳佳銘 35
128 明治時期以來候文史料判讀方法 伊藤桃子 35
129 台北的流動、溝通與再脈絡化︰以《台北四非》、《徵婚啟事》和《愛情來了》為例 劉紀雯 35
130 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林維杰 34
131 如候鳥般飛翔——戰前往返東亞各地的西畫家呂基正 邱函妮 34
132 論牟宗三先生對於別教與圓教之詮釋──兼論王陽明的工夫論的別教與圓教意義 陳志杰 34
133 從hermeneuein至文本理解之義理生成發展:辯證性——系統性及體系性詮釋學理論基本網絡 陸敬忠 34
134 我們可以溫柔地互看嗎?論梅洛龐蒂與伊希嘉黑的視覺觀 劉亞蘭 34
135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Katy Masuga 34
136 心象考: 臺灣攝影中的「心象」概念源起和挪用 陳佳琦 33
137 戴璉璋教授論著中的樂教與音樂思想 李美燕 33
138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許綺玲 33
139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140 《老子》與《管子》四篇「治」觀辨析 廖育正 33
141 The First and Second Attentions of Dramaturgy: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David Pendery 33
142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王寧 32
143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張錦忠 32
144 全球莎士比亞與在地哈姆雷特:兩部莎士比亞電影改編 吳怡芬 32
145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Matt Horn 32
146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文化調和觀—從傳統文人 到新式知識份子張深切 簡素琤 32
147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朱曉海 31
148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程章燦 31
149 從構圖、書法、鈐印來鑑別六件署款梅清的黃山畫作 李淑卿 31
150 論法家學派的「明主之道」 李庭緯 31
151 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 李道緝 31
152 從沈銓到南蘋風: 以沈銓《老圃秋容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為例 黃立芸 30
153 紛亂中的寧定──唐君毅先生的慎獨之學 趙敬邦 30
154 徐渭題畫作品中別號與閒章義涵初探——兼探款署「金罍」與鈐印「金畾」 徐瑞香 30
155 風雨交加——David Cox的天空 李淑卿 30
156 儒家學者對佛家輪迴思想的回應與超越──以羅近溪和熊十力為考察中心 江一煥 30
157 船山莊學之研究:探析「凝神」之飽滿義涵 施盈佑 30
158 Can the Two-Level Moral Thinking Reconcile the Rivalry of Contextualism and Principled Ethic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Winkler and Hare 黃慧英 30
159 道家環境倫理學之建構及其可能之限度 葉海煙 29
160 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 儒家之論述 李瑞全 29
161 諸橋轍次〈詩經總說〉對《詩經》學基本問題的觀點 張文朝 29
162 魅力四射的敢曝: 南.戈丁1970年代初期的變裝皇后攝影 劉瑞琪 29
163 環境倫理規範及其集體行動之間隙探究 蕭振邦 29
164 孟子論辯探究 林憶芝 29
165 元代龍仁夫《易》學析論 楊自平 28
166 當代臺灣遷移電影: 論陳界仁《殘響世界》與高俊宏《博愛》中的 空間、歷史、觀眾 孫松榮 28
167 身份的建構與消逝—— 《花山牆》與《回程列車》的靜、動態影像美學策略 史惟筑 28
168 在世紀末城市邊緣: 《南國再見,南國》與《千禧曼波》中的聲音新浪潮 王念英 28
169 論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之定位 賀廣如 28
170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171 方東美先生論周濂溪思想——兼答劉述先先生 高柏園 27
172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試論祭孔釋奠典禮之「文明」建構及其意義 宋惠如 27
173 陽明心學實有諸己的精一之論 白宛仙 26
174 藝術的進程: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製造業、商業勵進會對文雅藝術的提倡 謝佳娟 26
175 賈誼及後世儒者之「勢」概念發展析 盧瑞容 25
176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蔡家丘 25
177 朱子「《易》本卜筮之書」說之經過考論 呂欣 25
178 朱丹溪「內靜外敬」思維之可能性探討一種醫學身體觀視野的嘗試性解讀 黃崇修 25
179 藤島武二的中國服飾女性像 兒島薰 著 林怡利 譯 25
180 程朱、陸王二系的會通 楊祖漢 24
181 真謬之間如如觀:凱吉音樂中的禪意解讀 彭宇薰 24
182 宋末元初「述朱」脈絡下的易學與術數學 ──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焦氏易林》芻議 陳詠琳 23
183 《大學》「止於至善」詮解 侯展捷 22
184 實踐進路的哲學:儒學之工夫論與哲學詮釋 李瑞全 21
185 正續《道藏》收錄的鸞書及其引述《詩經》述論 楊晉龍 21
186 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文著作中的東亞畫史建構: 以對宋代與室町宗教人物畫評價為例 巫佩蓉 21
187 殊途與同歸──論羅念菴學術在王學中的定位問題 袁光儀 21
188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呂采芷 20
189 陳玉勳的喜劇轉折:一種數位時代的思考 林克明 18
190 跨越文化與時空的宗教符號──魔羯魚 洪莫愁 17
191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 黃立芸 16
192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 于禮本 16
193 德萊葉的「白」──從顏色作為減法影像到至上主義繪畫之異度空間 李佩盈 15
194 楊時對二程理論的詮釋 朱雪芳 15
195 另一種道德哲學:「道德形式」的評估 吳瑞媛 15
196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黃猷欽 14
197 何謂艾茉莉‧卡爾?:加拿大西岸藝術的共時代性 洪敏秀 14
198 混搭現代性與傳統價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1927–1945 謝世英 13
199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孫松榮 13
200 《南國再見,南國》: 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沈曉茵 11
201 City People: Youth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Hou Hsiao-Hsien's Later Films 葉蓁 11
202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謝世英 10
203 大眾文化中的圖像詮釋──從一幅表現魯迅論戰精神的漫畫說起 陳德馨 10
204 由迷孃〈唯有知道渴望的人〉管窺舒伯特歌曲風格 易繼心 9
205 從媒介到建築──楊德昌如何利用多重媒介來呈現《一一》裡的台北 江凌青 9
206 Another Look at the Spread of English 何春蕤 9
207 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 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臺灣美術的期許 謝世英 8
208 反思性主體的反思:侯俊明作品中的再現策略、主體觀與社會批判 盛鎧 7
209 江文也第四號鋼琴奏鳴曲《狂歡日》中的傳統與創新 宮筱筠 6
210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林文淇 5
211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許綺玲 4
212 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 吳方正 4
213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214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謝世英 3
215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李淑卿 2
216 鞏固爾兄弟的中國藝術收藏 張婉真 2
217 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 曾瀚霈 1
218 中國西畫家的「東方主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國少數民族的形象 周芳美 1
219 作為英雄的藝術家─ 作為英雄史的藝術史 Hubert Locher 1
220 重新評估媚俗──文化他者 金嬉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