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查詢關鍵字 文學    搜尋結果共 67 筆
No. 論文名稱 作  者 期  數
1 From Virginia Woolf to Hortensia Papadat- Bengescu: Adaptation, Intertextuality or Zeitgeist? Arleen Ionescu 70
2 論《瑪麗安娜的一生》中嬌媚之態的策略 朱鴻洲 69
3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凌頌榮 68
4 從《臺北人》到《父親與民國》看白先勇的離散情懷 林桶法 63
5 「大眾語」創作的試驗:陳子展《詩經》白話翻譯與大眾語運動之研究 史甄陶 62
6 「知音」涵蘊新探——從兩路傳統詮釋到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詮釋 廖啟宏 62
7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林慧如 61
8 音樂創作的記憶與遺忘——從創作筆記重探陳其鋼作品《源》的音樂語言 連憲升 60
9 論瑞秋卡森海洋三書裡的幾個哲學問題 徐佐銘 60
10 真文學及假書寫:博蘭,布朗肖的先驅者 潘怡帆 59
11 L’Empereur de Chine ouvrant le premier sillon: réception et exploitation politique de l’image dans la culture française du XVIIIe siècle Jacques Marx 58
12 Exploiting Literary Fame?: A Study of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李根芳 57
13 語用學的應用——以錢鍾書《圍城》的對話為例 譚志明 57
14 作為「結構化」與「整體性」的自然 — 羅姆巴赫「自然觀」導論 李德材 54
15 愛生、自然凝觀與道:以孟祥森的文學/哲學的環境書寫作為接點 江⽇新 53
16 在波詭雲譎的歷史中叩問人性——評王鼎鈞的《文學江湖》 黃雅莉 53
17 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蕭義玲 52
18 從貴族問題看《紅樓夢》與《人間喜劇》 的異與同 甘佳平 51
19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楊令飛 50
20 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電影視覺化表述」 梁慕靈 50
21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劉德玲 47
22 桃源夢魘──論莫應豐《桃源夢》的 「惡托邦」書寫 鄒文律 47
23 六○年代香港現代主義迷思——以〈長廊的短調〉、〈攜風的姑娘〉和〈化石〉為例 鄭蕾 47
24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余育婷 45
25 「辨體」與「破體」異流同歸於「尊體」──論清代詞體觀的建構歷程 黃雅莉 40
26 The World and Japan: Animated Anxiety in a Global Age John Lance Griffith 39
27 從「講故事」到「小說」─ 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記憶變化 梁慕靈 39
28 「新音樂學」的價值觀轉向 ──由「目標導向」到「非目標導向」 王育雯 38
29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蕭義玲 37
30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Liz Thompson 37
31 書寫自然史:庫柏對於庫柏鎮地域之探究 盧莉茹 36
32 張岱《四書遇》註解四書之特色 鄧克銘 35
33 Henry Miller's Painterly Eye Katy Masuga 34
34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曾少千 33
35 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 許綺玲 33
36 Interpreting Emblems, Emblems Interpreting: Love's mortal battle in Maurice Sceve's Delie Brooke Donaldson 33
37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鄭芳祥 33
38 穿越「理論」之間:「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和文化建構 王寧 32
39 After (the Death of) Theory Some Reflections, Some Recollections, a Repetition 張錦忠 32
40 Time English Center 白大維 32
41 Recoding the Marvelous: The Medieval Vision Paradigm and Dante’s Commedia Matt Horn 32
42 Footprints of Fanon in Gillo Pontecorvo’s The Battle of Algiers and Sembene Ousamne’s Xala Haidar Eid、Khaled Ghazel 32
43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朱曉海 31
44 漢語詩律學研究的新材料與新問題——論唐代碑志銘詞韻式之新變 程章燦 31
45 細讀與嘲謔——《柳如是別傳》讀後隅記 毛文芳 30
46 從朱子學到「古道論」:十八世紀日本國學文論的形成及其影響 王小林 30
47 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 陳德錦 28
48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林素幸 27
49 女性復仇與母性回歸:1970年代後期臺灣新女性主義與社會寫實女星的形象轉變 卓庭伍 23
50 複製與諧仿的界線:十九世紀法國「漫畫版沙龍」源起之探討 楊尹瑄 22
51 近五十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台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李威寰 22
52 知識的建構與典範的創新:論「幼學雜字」在傳統蒙學教育上之意義與價值 周安邦 20
53 L'IDEE DE CRISE DANS LA LITTERATURE FRANÇAISE DU XVIII SIECLE 賴軍維 19
54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 〈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謝世宗 17
55 儒學慧命與人文德業 戴璉璋 13
56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安雅蘭 12
57 附錄「人文學報第一期至第十一期」目錄一覽表 12
58 清末民初桐城派《孟子》文法論 ──以姚永概《孟子講義》、吳闓生《孟子文法讀本》為核心 丁亞傑 9
59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盛鎧 9
60 魯東的自然意象與精神演化論 曾少千 8
61 顏氏家訓思想探究?論讀書、文學、避諱觀 姚振黎 8
62 寄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個睡覺的人》苟活(無)經驗的如歌寫照 許綺玲 7
63 由「情」至「幻」─明刊本《西廂記》版畫插圖探究 徐文琴 6
64 《意外的春天》與《珈琲時光》的 「套層密藏」詩學 林文淇 5
65 尋找《明室》中的〈未來的文盲〉… 許綺玲 4
66 法國十九世紀後期對於中國陶瓷的書寫與鑑賞研究 張婉真 3
67 古人會的推手-林內爾 李淑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