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2 |
新冠肺炎流行期安寧緩和醫療所面臨的挑戰 |
釋照量 |
71 |
3 |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諮商倫理 |
李岳庭 |
69 |
4 |
從臨終死亡的概念與儒家親子關係反省 病人自主權利法之意涵1 |
李瑞全 |
68 |
5 |
論台灣病人自主法: 家庭干涉如何刺激病人自律 |
許文鳳 |
67 |
6 |
山林倫理: 環境倫理個體論者的解題探究 |
彭春翎 |
64 |
7 |
孝與代間關照關係轉化的現象學 |
陳奕傑、許樹珍 |
61 |
8 |
以差異原則分析長期照護之健康照護需求與實踐 |
蕭玉霜 |
61 |
9 |
只破不立,無以為繼 — 談毀家廢婚派的幾點問題 |
何思瑩 |
58 |
10 |
排除與補殘 — 從晚近同婚倡議探究臺灣性別政治鬥爭 |
洪凌 |
58 |
11 |
從Hardwig的「死亡義務」觀點論家庭與醫療決策 |
林雅萍 |
57 |
12 |
從納斯邦、丹尼爾斯之健康照護需求觀點論長期照護之實踐與挑戰 |
蕭玉霜 |
57 |
13 |
台灣民間信仰中的環境意識 |
楊劍豐 |
54 |
14 |
現代戀愛與傳統家庭的倫理衝突: 從臺語電影家庭倫理文藝愛情類型看1950-1960年代愛情、婚姻、家庭的道德想像 |
王君琦 |
53 |
15 |
臺灣民眾主觀快樂幸福感之樣貌與未來之發展方向 |
陳嘉鳳、周才忠 |
52 |
16 |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
李瑞全 |
52 |
17 |
敘事重心的轉移:從《再生緣》到《筆生花》 |
張思靜 |
46 |
18 |
家庭功能下的病患自主權 |
李錦虹、洪梅禎 |
45 |
19 |
論家庭倫理與人權 |
林伯殷 |
44 |
20 |
從儒家家庭倫理論生命科技之倫理議題 |
李瑞全 |
38 |
21 |
“Some Unheard of Thing”: How Incest Became Convention in Southern Women’s Drama |
Liz Thompson |
37 |
22 |
台灣電影(小)歷史——從「百代—寶貝」勾勒戰前業餘者電影初期發展 |
史惟筑 |
32 |
23 |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
鄭育瑜 |
26 |
24 |
地方菁英的經濟生活-以林維龍(1870-1942)私帳為例 |
陳建宏 |
25 |
25 |
展演女性氣質:海沃頓家庭相本與維多利亞少女形象 |
黃桂瑩 |
21 |
26 |
世戒抑或世勸?—— 從《金瓶梅》家庭敘事看儒家倫理觀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
康珮 |
20 |
27 |
侯俊明《亞洲人的父親》中的檔案藝術與對話美學 |
盛鎧 |
14 |
28 |
《上海畫報》(1925-1933)與 上海的現代視覺文化之創造 |
安雅蘭 |
12 |
29 |
儒家「家庭一體」之建構初探 |
謝居憲 |
12 |
30 |
婚姻與家庭諮商的倫理問題 |
牛格正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