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從試驗、研究到推廣: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的組織與功能(1917-1999) |
李力庸 |
69 |
2 |
從「場域」概念看宋詩壇的運作──以文學總集為中心的考察 |
凌頌榮 |
68 |
3 |
生態智慧T中的friluftsliv / 天地間自由地徜徉 |
程進發 |
63 |
4 |
字化成宇:從象徵到真實 |
林耀盛 |
61 |
5 |
環境美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
〔美〕荷姆斯‧羅斯頓Ⅲ(著)、〔中〕齊君(譯) |
60 |
6 |
晚清臺灣人李望洋宦遊甘肅的處境及心境 |
陳家煌 |
58 |
7 |
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 |
李嘉瑜 |
57 |
8 |
漢樂府〈薤露〉、〈蒿里〉之原型與流變 |
劉德玲 |
47 |
9 |
風俗、地方與帝國:《太平歡樂圖》的製作及其對「熙皞之象」的呈現 |
馬雅貞 |
45 |
10 |
從十八世紀法國學院沙龍展看法國風景畫的崛起 |
黃淑玲 |
38 |
11 |
從風景到地方: 1970年代臺灣攝影中的風土與寓居視野 |
曾少千 |
33 |
12 |
葉適經史之學與記體關係研究 |
鄭芳祥 |
33 |
13 |
《文心雕龍》的通變論 |
朱曉海 |
31 |
14 |
日治時期霧峰水利組織與地域社會的演變 |
劉素芬 |
31 |
15 |
論王韜《瀛壖雜志》之權力象徵與時代性 |
余姒珉 |
30 |
16 |
從「心本於性」看韓儒田艮齋的儒家人文關懷 |
楊祖漢 |
29 |
17 |
台灣齋堂個案研究——以大溪齋明寺為中心 |
吳學明 |
28 |
18 |
日治時期臺灣的書籍裝幀藝術——以西川滿為例 |
林素幸 |
27 |
19 |
臺灣的社會變遷——以《飲食男女》為例 |
鄭育瑜 |
26 |
20 |
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 |
蔡家丘 |
25 |
21 |
地方菁英的經濟生活-以林維龍(1870-1942)私帳為例 |
陳建宏 |
25 |
22 |
朱元璋宗教政策演變之探究 |
張業祥 |
24 |
23 |
中唐士人的南方教化: 以韓愈、柳宗元為考察中心 |
王志浩 |
24 |
24 |
清末民初溫州瑞安下層士紳的閱讀生活──以《張棡日記》為例 |
吳晶 |
24 |
25 |
廟碑與地方社會——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
陳建宏 |
23 |
26 |
華人藝術的在地性與普遍性—— 以林學大為中心的考察 |
呂采芷 |
20 |
27 |
當代臺灣客家三大調的美感經驗: 以竹東鎮客家山歌比賽與流行音樂為例 |
林子晴 |
18 |
28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29 |
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 |
謝世英 |
10 |
30 |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
盛鎧 |
9 |
31 |
王船山論華夷之辨 |
劉毅鳴 |
9 |
32 |
「人禽之辨」之本體宇宙論的說明──關 於牟宗三先生詮釋明道此一理論的一些 討論 |
陳祺助 |
8 |
33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7 |
34 |
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 |
楊永源 |
3 |
35 |
妥協的現代性:日治時期台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 |
謝世英 |
3 |
36 |
第二期 |
詳如內文 |
2 |
37 |
黃檗寺與其僧侶的政治活動 |
盧秀華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