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陷溺或救贖? ──論愛情關係中的依賴問題 |
霍晉明 |
72 |
2 |
攸關新冠病毒疫情之治人醫心生命文化反思 |
蔡篤堅 |
71 |
3 |
從儒家「人文關懷」的觀點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衝擊 |
金美華 |
71 |
4 |
公共衛生倫理學之基本原則與全球流行病之實踐分析:儒家生命倫理學之效用與應用 |
李瑞全 |
71 |
5 |
唐君毅的感通論述:對《易》、二程與孔子的詮釋性理解 |
林維杰 |
66 |
6 |
我們對動物的責任 |
柯志明 |
66 |
7 |
老子性超善惡論評析 |
蕭振聲 |
65 |
8 |
山水自然與生命的整體觀照 — 譚家哲對於謝靈運 「山水行旅詩作」的解析 |
李德材 |
64 |
9 |
臺灣山林哲學的行動與建構 |
蔡智豪 |
64 |
10 |
留給「自然」半個地球 — 審美的體驗 |
林春銀 |
64 |
11 |
從敘事學談醫學倫理教育之 人性化改革 |
林慧如 |
61 |
12 |
覺之教育的環境倫理與環境美學 |
高柏園 |
60 |
13 |
論荀子「自然、人性與道德根源」的關係 |
何淑靜 |
56 |
14 |
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 |
鄧秀梅 |
56 |
15 |
Maximalisme acédiaste dans Madame Bovary de Gustave Flaubert |
Katarzyna Stachura |
55 |
16 |
在波詭雲譎的歷史中叩問人性——評王鼎鈞的《文學江湖》 |
黃雅莉 |
53 |
17 |
論人性向善論——一個分析哲學的觀點 |
蕭振聲 |
51 |
18 |
醫病關係中的癌末真相告知 — 從權力倫理原則到臨床專精的展現 |
許樹珍、林明慧、歐美、陳祖裕、黃淑鶴 |
50 |
19 |
論克洛德‧西蒙的小說藝術 |
楊令飛 |
50 |
20 |
醫病關係=關懷關係? |
廖瑞琪 |
50 |
21 |
由「經子平等」而「婢作夫人」——近代學術觀的變遷與子學身份的重構 |
許朝陽 |
48 |
22 |
結合社會創新與技術創新之綠色運輸策略 |
蕭再安 |
48 |
23 |
虛擬世界之人性歧出現象探究 |
賈忠婷 |
42 |
24 |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暮年對人性的觀察 |
陳一弘 |
37 |
25 |
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 ──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其意義 |
蕭義玲 |
37 |
26 |
楊東明「氣質外無性」論析 |
陳政揚 |
35 |
27 |
王廷相與戴震人性論比較 |
陳政揚 |
34 |
28 |
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
陳政揚 |
31 |
29 |
環境倫理規範及其集體行動之間隙探究 |
蕭振邦 |
29 |
30 |
孟子論辯探究 |
林憶芝 |
29 |
31 |
《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
陳政揚 |
28 |
32 |
光明與真情的瞬間: 鄧南光與《台灣攝影》雜誌(1963-1971) |
陳德馨 |
20 |
33 |
論周濂溪哲學對《中庸》思想的承繼與發展 |
黃秋韻 |
15 |
34 |
陸象山孟子學之詮釋學意涵 |
黃信二 |
14 |
35 |
王船山對《孟子‧莫非命也章》的詮釋── 「理氣合一」與「德福一致」之解決 |
蔡家和 |
14 |
36 |
塵埃迷濛了你的眼:黃明川、陳芯宜與臺灣電影中的墟形魅景 |
孫松榮 |
13 |
37 |
孟子哲學新探 |
陳榮灼 |
10 |
38 |
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 |
莊元輔 |
10 |